霜叶红于二月花,知识创造新时代

2019-08-26

 摘要:“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的扛鼎名著——《创造知识的企业》经过全新翻译,即将出版。随着全球贸易战升级、中国科创板开市等重大事件......知识、创新将成为第三次造富浪潮的推手!秋风渐近,内心澎拜。属于中国人知识创造的新时代,快点来临吧!

摄图网_500502419_wx.jpg

缘      起

我从事知识管理工作已经近20年了。纵观全球学者,能够被称为“知识管理大师”的可谓凤毛麟角。美国的彼得·德鲁克、日本的野中郁次郎,瑞典的卡尔.斯威比等,无疑是全球公认的教父一般的大神级人物。

作为东方知识管理流派的代表,《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是野中郁次郎教授的封神之作,也是被广大知识管理工作者奉为圭臬的扛鼎之作。这么多年走过,我也发现自己在知识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在书中一一得到验证。或许同源于东方文化体系,对于本书的理论体系,我总有一种暗合道秒、心心相印的投契之感。从知识收集到知识创造,也将是中国企业进行战略创新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记得本书翻译校对初稿完成之日,恰值北京人间四月天。当时微雨初晴,出去透风散步,走在雨后的小道上。金子般的阳光洒在肩膀上,一边是杨柳吐翠,一边是桃花渲红。书中的一字一句虽呕心沥血,但心里却充溢荡漾着一种幸福和释然。这既是向经典的知识作品致敬,也是在精神层面直接与先生交流共话。

我第一次和野中先生见面是在2007年,是在北京大学一个关于创新的论坛上见面交流过,记得当时还有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董小英老师,我们还一起合影留念过。十年之后,我于2016年参加日本神户亚太创新与知识管理(IKMAP)大会并发表演讲,在日本又一次见到了野中先生,并将自己主编的《知识+实践的秘密 I》第一辑作为礼物亲自送到他的手中。

当时在IKMAP会议上,我再次现场聆听到本次大会特邀主讲嘉宾——野中郁次郎教授关于组织知识创造理论的精彩演讲,心里颇多震撼。随着生活工作阅历的丰富,原先对先生理论精微之处领悟不深的地方,突然又生发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因此也萌发了能否把这套理论原汁原味引入到中国的想法。

摄图网_501272580_wx.jpg

概      述

之前我们无论是做为甲方在企业内部推动知识管理,还是做为乙方为企业提供知识管理服务,始终有一个问题如影随行,那就是组织如何才能有效地创造知识呢?从宏观上讲,个体的知识如何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这是一个黑箱,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从微观上讲,个体又是如何内化知识进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呢?这也是一个黑箱,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所幸的是,本书正试图揭示黑箱所隐藏的奥秘。野中和竹内先生在本书清晰无误地告诉我们:组织知识创造始于个体隐性经验的共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造的本质,知识创造则为组织的创新提供动力。两位大师构建出一套融合东西方管理实践的通用管理新理论,同时又以大量公司的实证案例为其理论提供解释和验证。

在这套组织知识创造的新理论中,无论是对知识创造两个维度的抽象,还是对于知识转化四种模式的萃取;无论是对组织知识创造五个促进条件的总结,还是组织知识创造过程五阶段模型的提炼;这些理论、模型、方法的提出,无疑都是突破性的创举。知识转化SECI模型及知识螺旋创造理论,自成一派体系,为我们在理解组织如何进行知识创造这个黑箱打开了一扇窗户,成为大家津津乐道最常用的理论模型。

书中大量的案例亦令人印象深刻。来自松下、本田、佳能、日产、新卡特彼勒-三菱、通用电气、3M等公司一线真实发生的故事,现在看来依然有参考意义,故事里不同人物的话语简直和我们身边经常听到的一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公司亦有跌宕起伏。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案例因时因地,因情因境而不同;但是其中的道理、原则、方法等,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

借助书中对照,我们还会体会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注重方法、流程、技术、工具,相对而言显得“实”一些;东方文化更注重思辨、哲学、体系、领悟,相对而言更务“虚”一些。西方二元对立,东方则三生万物。西方在管理过程上有“自上而下”式管理和“自下而上”式管理,而东方则以“承上启下”式对应。西方在组织结构上有“金字塔”式科层组织和“个人英雄”式特遣任务团队,而东方则有“超文本组织”以补不足。

书里的警言名句比比皆是,发人省醒。例如:人类的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以创造和扩展的。它意味着许多公司在“知识管理”方面不菲的投资,可能大部分都打水漂了,因为这些公司若只关注显性知识,其充其量不过是知识转化之中的“组合化”模式。例如:战略的本质在于开发一个组织获取、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领域的能力。这简直就是从知识的层面来重新诠释、定义战略,组织意图与当下所推崇的使命经济不谋而合。

摄图网_501389320_wx.jpg

反      思

回过头来看,有人说日本过去经济是“失去的20年”,也有人说日本低调的可怕,过去是“创新的20年”。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汤森路透”发布2018年全球企业创新TOP100排行榜,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美国和日本,在百强中的比重超过了70%。名单里日本的企业有39家,美国的企业有32家,而中国大陆只有3家企业上榜。

我们再统计一个数据,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迄今为止已有18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日本人的获奖次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如果我们再把时间拉长来看,从1901年至2018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历史中,日本是欧美之外获奖最多的国家,达27人。管中窥豹,从这个侧面反映出日本真实的创新能力可能强大到让人窒息。

记得2016年去日本参加IKMAP大会后,我还游学拜访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丰田元町工厂以及明治大学等,亲身体会到日本在社会、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所达到的精细化程度。在参观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时,同行伊朗人提问道:“目前中国制造能否做类似的组装?中国人整体成本相对日本较低,那么日本的制造业将如何应对?”

新明和工业的主管首先肯定回答:“中国人能够做这样的事情,竞争肯定存在。”但他话锋一转,又说:“正是这样的压力,新明和工业的人员必须充分开动脑筋,通过使用高科技以及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尽一切可能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整体效率,并运用集体智慧来挖潜并降低成本。”这种骨子里渗透出的自信,即可敬,也可怕,可真的需要我们学习。

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小,四面临海,人口稠密,地震多发。因此,日本民族骨子里的危机感与生俱来。一方面,他们深信人生无常,朝生暮死,因此能够看破生死,人生得意须尽欢。另一方面,他们无论在物件、风貌、人物等方面,又能够以小见大,追求完美与极致。

日本企业的创新,因此真正是发自他们骨子里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自己寻觅和创造的,也源于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全新思考。我们再看日本企业,就可以学习他们的危机危机意识,可以学习他们自我更新和自我疗愈能力,可以学习他们持续不断的知识创造能力,可以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摄图网_500298534_wx.jpg

展      望

2017年,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的创新与知识管理峰会iKM2017上,我和野中先生又一次会面了。这一次,我去首都机场接他,将最新出版的《知识+实践的秘密 II》第二辑送给了他。他对中国知识管理界持续注重对企业案例的收集与研究表示称赞。在这一年的会议上,还成立了野中国际学会。期间我还与《企业管理》杂志采编中心主任王仕斌一起对野中先生做了一次深入的专访。野中教授浸淫知识创造领域的研究,数十年如一日依然乐此不疲,其惟精惟一的执着和坚守令人动容。

记得我给国内某家汽车公司做知识管理项目时,曾访谈过一位从日产出来的日本专家,他说中国公司与日产公司最大的差距,主要是在设计理念和产品概念上。日产公司重视市场调研,并能直接引领设计理念和产品概念,并决定具体实施方案的方针。中国公司也有市场调查,但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往往领导一个想法就会让产品概念发生极大的改变,从而使后期设计不断变更,最终要么拖延上市时间,要么牺牲产品质量,出来的产品也是无法说清楚其定位的“四不像”。

这位日本专家还说:“对于设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在于认知。需要以实物为主,多去体验,多去感受,多看车展,多看实物。设计不是艺术,不是在画图,而是去体验,要知道做的是工程,了解关于人机结合,手放在哪里,腿放在哪里,眼睛看哪里,空间是怎么样的,要有真实的感受。”他所讲的一线体验和野中书中的许多观点不谋而合,可见文化传承,一脉相承。

我们在向经典致敬的过程之中,不仅是看重其中那些今天看来依然有效的洞见(例如场域、组织意图、必要多样性、自愿个体团体等),不仅是汲取那些经历时间检验和打磨之后,显得更加璀璨夺目的经验,而是从日本产业的创造与发展中,寻找到属于我们的机会与思维。当然,学术理论重在能够自圆其说,怎么说怎么有理。如何能够在理论的指导下,能够进行落地和行动,需要具体操作执行的方法及工具,这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

摄图网_500351228_wx.jpg

总      结

翻译工作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创造知识的企业》这本书更是这样。尤其有些章节涉及西方哲学、管理学、组织理论、日本传统等诸多范畴,需要很深的文化储备和底蕴。原著逻辑分明,文字干净利落,有一种简洁之美,对译者而言也是一大考验。限于译者水平,翻译并非尽善尽美。不过在推敲斟酌的过程之中,全身心沉浸在文字营造的场域里,日思夜想,融会贯通,豁然开朗之时,感觉翻译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四月的春花固然艳丽灿烂,芳华绝代;但是那经霜的枫叶,却更是染尽层林,灿若朝霞,艳如去锦,岂不比那春花还要美丽?匠人匠心,执平凡于本心,顺信仰而前行,方能经岁月打磨陈酿,历久弥坚!历久弥辣!

 

备注:《创造知识的企业——领先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一书,由智元微库领衔策划,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中文翻译版即将在中国上市发行,敬请关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